乙胺丁醇的适应症、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副作用、注意事项,乙胺丁醇(Ethambutol)常见副作用有:1、视力模糊、眼痛、红绿色盲;2、畏寒、关节肿痛、急性痛风、高尿酸血症;3、抑郁、头痛、皮疹、脱发、关节痛、痤疮,转氨酶升高;4、肝损害、下肢发麻、关节痛及幻觉、不安;5、失眠等精神症状.剂量过大,体位性低血压、高尿酸血症、剥脱性皮炎、视物模糊、抽搐、甚至出现失明。
乙胺丁醇(ethambutol)是一种广泛用于治疗结核病的抗生素,特别是对结核杆菌和其他分支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本文将对乙胺丁醇的适应症、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副作用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这一药物。
1. 适应症
乙胺丁醇的主要适应症是治疗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及其他形式的结核病。它常常作为结核病联合治疗方案中的一部分,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用,以增强疗效。此外,乙胺丁醇还可用于对某些分支杆菌引起的感染。
2. 功效与作用
乙胺丁醇通过抑制结核杆菌的细胞壁合成和核酸合成,从而有效抑制其生长和繁殖。对于一些耐药性结核菌株,乙胺丁醇也显示出良好的抑制作用,使其成为治疗复杂结核病例的有效选择。同时,乙胺丁醇对于某些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如麦克分支杆菌感染)也有一定的疗效。
3. 用法用量
乙胺丁醇通常口服给药,成人的常用剂量为每日15毫克每公斤体重,分为一次或分次服用。至于小儿患者,剂量一般为每日25毫克至30毫克,具体应根据体重和病情调整。在使用过程中应依据医生的建议,通过定期检测肝肾功能和视力情况,酌情调整剂量。
4. 副作用
乙胺丁醇虽然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也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包括视觉异常(如视神经炎)、皮疹、胃肠不适、肝功能异常等。其中,视神经炎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副作用,可能导致视力下降,因此在使用期间需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5. 注意事项
在使用乙胺丁醇时,患者应注意以下事项:首先,有眼部疾病病史的患者应谨慎使用,必要时可选择其他抗结核药物;其次,应定期监测视力及色觉变化,及时发现视神经损伤;最后,使用乙胺丁醇期间,患者应避免与酒精及某些药物同时使用,以减少肝损伤的风险。
乙胺丁醇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结核药物,对于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患者在使用时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检查,以确保安全有效。
注: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不作为用药依据,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