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问答
疾病
伊立替康脂质体的治疗效果
伊立替康脂质体推荐剂量为:70mg/m2,每2周静脉注射90分钟以上。
药品别称
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剂、安能得、Onivyde、irinotecan、liposome
适应人群
适用于晚期转移性胰腺癌的患者
栏目导航栏
伊立替康脂质体说明书
伊立替康脂质体适应症
伊立替康脂质体副作用
伊立替康脂质体注意事项
在线
一对一免费为您答疑
已服务超323万人
1分钟内回复
马上提问
药品文章
1
伊立替康的药物相互作用是什么
已帮助1513人
2025-08-20 15:16:25
2
伊立替康纳入医保了吗
已帮助1070人
2025-08-03 09:30:21
药品问答
问
伊立替康出现副作用该怎么办
答
伊立替康出现副作用该怎么办,伊立替康(Irinotecan)常见的副作用有:1、腹泻;2、恶心和呕吐;3、骨髓抑制;4、口腔溃疡;5、脱水;6、脱发;7、肝功能异常;8、头痛、眩晕、乏力或肌肉痉挛;9、发热、皮肤瘙痒、皮肤敏感等。伊立替康(Irinotecan)是一种用于癌症治疗的化疗药物,属于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类,其疗效如下:1、减缓癌症的进展,延长生存期,并在某些情况下改善生活质量;2、主要用于治疗结直肠癌,但它也被研究用于治疗其他类型的癌症,包括小细胞肺癌、食管癌和胰腺癌;3、通常作为更广泛的化疗方案的一部分使用,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可能提高治疗效果;4、不同患者对伊立替康的反应可能有很大差异;该药品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色,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伊立替康(Irinotecan)是一种常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的大肠癌化疗药物,经过临床广泛应用,其效果得到了认可。与所有药物一样,伊立替康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使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感到困扰。了解伊立替康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其应对措施,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至关重要。 1. 伊立替康的常见副作用 伊立替康可能引起多种副作用,最常见的包括腹泻、恶心、呕吐、疲劳、食欲减退等。其中,腹泻尤其需要引起重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身体状况。 2. 识别副作用的早期信号 了解副作用的早期信号是应对的第一步。例如,腹泻若在24小时内超过4次,或出现血便,则应立即联系医生。此外,持续的恶心和呕吐、严重的疲劳感也应引起重视,及时与医务人员沟通。 3. 应对腹泻 对于伊立替康引起的腹泻,可以采取一些自我管理措施。如饮用足够的水分,以防止脱水。医生可能会开具止泻药物,如洛哌丁胺,但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先咨询医生。此外,饮食方面应选择易消化、低纤维的食物来减轻症状。 4. 控制其他副作用 在应对恶心和呕吐方面,医生通常会给予抗恶心药物,帮助减轻症状。同时,分小餐、多餐的方式进食,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也有助于改善食欲。此外,通过适度的休息和适量的运动,患者的整体状况会有所提升。 了解伊立替康的副作用及应对措施,对于患者来说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治疗阶段,也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在治疗过程中,始终与医疗团队保持沟通,及时反馈身体状况,是有效管理副作用的关键。只有这样,患者才能在抗击大肠癌的道路上走得更为顺利。
已帮助935人
2025-08-17 14:59:58
问
伊立替康有医保报销吗
答
伊立替康有医保报销吗,伊立替康(Irinotecan)已纳入医保报销。报销类别:医保乙类。各个地区的医保报销比例不同,一般在50%~70%之间。伊立替康是一种常用于治疗结直肠癌(大肠癌)的化疗药物。尽管其在癌症治疗中的效果显著,但患者关心的医保报销问题也相当重要。本文将对伊立替康的医保报销情况进行详细探讨,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相关政策。 1. 伊立替康简介 伊立替康是一种拓扑异构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它通过干扰癌细胞的DNA复制过程,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作为一种有效的抗肿瘤药物,伊立替康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患者在接受该药物治疗时,往往会考虑到其费用和医保的覆盖情况,以减轻经济负担。 2. 医保政策概述 在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对一些重要的抗肿瘤药物进行了报销,但具体的情况因地区而异。伊立替康作为一种治疗结直肠癌的药物,在一些地区的医保目录中有覆盖。不同省市对于医保报销的标准和范围可能存在差异,患者在治疗之前需要咨询当地医保部门,以获得准确的信息。 3. 报销条件及流程 即便伊立替康被纳入医保目录,患者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享受报销。一般来说,患者需持有有效的医保卡,并在定点医院进行治疗。同时,医生的开处方和相关病历资料也是报销的必要凭证。在报销流程上,患者需要按照医院的要求提交相关资料,经过医保审核后才能获得相应的费用补偿。 4. 结语 总的来说,伊立替康在治疗结直肠癌方面的有效性得到了认可,而其医保报销政策也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建议患者在接受治疗前,详细了解当地医保政策和报销流程,以确保自身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同时,保持与医务人员的沟通,合理规划治疗方案,是应对疾病的有效途径。
已帮助1280人
2025-06-14 10:3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