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胃癌发病率预测:2008-2017年出生人群将面临1560万新发病例

《自然·医学》杂志发布了世卫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最新研究结果。根据这一研究,预计2008年到2017年出生的全球人群中,将有1560万人患上胃癌,其中76%的病例归因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而大约三分之二的病例发生在亚洲。
研究方法与全球预测
本项研究使用了GLOBAN 2022的国家特定年龄发病率数据,并结合联合国人口预测队列的死亡率数据,假设未来胃癌发病率保持不变,基于此预测2008-2017年出生群体的胃癌负担。在1560万新发胃癌病例中,68%发生在亚洲,其次是美洲(13%)、非洲(11%)、欧洲(8%)、大洋洲(0.4%)。研究还表明,超过70%的胃癌病例集中在人类发展指数(HDI)较高的国家。
幽门螺杆菌是胃癌主要诱因研究表明,全球约76%的胃癌病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尤其是在亚洲地区,这一比例显著高达800万病例。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非贲门胃癌(NCGC)的发生密切相关,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有效预防胃癌的发展。通过抗生素和质子泵抑制剂的治疗,能够有效减少胃癌的发生。
中国与印度的胃癌高发风险
预计中国和印度将分别承担全球42%的胃癌病例,即约650万例。除此之外,其他如日本、伊朗、俄罗斯、巴西和越南等国,也面临较高的胃癌负担。随着这些国家的人口老龄化及环境因素的影响,胃癌的发病率将持续上升。
全球胃癌负担的变化趋势
根据研究结果,未来的人口结构变化可能会导致胃癌负担发生较大波动。尽管当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胃癌负担较低,但预计该地区的胃癌病例数将在未来增至6倍,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增幅则在2到6倍之间。这表明,胃癌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亟需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优化,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改变的地区。
幽门螺杆菌管理对胃癌预防的关键作用
研究进一步指出,幽门螺杆菌的筛查和治疗对于减少胃癌发病率至关重要。如果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管理策略能达到100%的有效性,全球胃癌病例将减少高达75%。即使干预效果为90%或80%,胃癌病例的减少也可分别达到67.5%和60%。因此,幽门螺杆菌的管理在胃癌防治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胃癌预防措施的全球紧迫性
尽管本研究受限于数据质量不一和癌症登记的不完全性,所使用的全球数据仍为当前最为精确的预测。研究结果强调了在全球范围内加强胃癌预防的紧迫性,特别是在那些胃癌传统负担较低,但正在迅速上升的地区。未来的研究和政策应更加关注这些地区,以期降低全球胃癌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