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奈山研究发现“永久性化学物质”或增2型糖尿病风险

近日,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eBioMedicine》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暴露于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俗称“永久性化学物质”,可能会显著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这一研究揭示了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的PFAS如何影响人体新陈代谢,从而对公共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什么是PFAS?
PFAS是一组广泛用于防油、防水和防污消费品的合成化学物质,常见于不粘锅具、防水衣物、防污家具等产品中。它们以耐热、持久性著称,但正因为不易分解,会在环境和人体内长期积累,因此被称为“永久性化学物质”。
研究方法:基于大型病例对照数据
该研究团队利用BioMe数据库进行了一项巢式病例对照研究。BioMe是一个拥有超过7万名研究参与者的电子健康记录数据库,记录了2007年以来在纽约市西奈山医院就诊个体的数据。
研究分析了180名近期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并将他们与另一组180名未患糖尿病的个体进行比对,这些参与者在年龄、性别和种族方面进行匹配。利用血液样本,研究人员评估了参与者体内的PFAS水平,研究其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关联。
重要发现:PFAS暴露显著增加糖尿病风险
结果显示,体内PFAS水平较高的人,未来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显著升高。研究发现,PFAS暴露范围每增加一次,患糖尿病的风险上升31%。研究还表明,这可能与PFAS引发氨基酸生物合成异常以及药物代谢变化相关,从而干扰人体调节血糖的能力。
论文通讯作者、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环境医学助理教授Vishal Midya博士指出,“PFAS对人体代谢的干扰机制可能是这些化学物质增加糖尿病风险的关键原因。这是我们首次通过多元化人群的研究,评价PFAS如何影响不同族群的健康。”
PFAS暴露的广泛影响
除了糖尿病风险,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FAS与多种慢性疾病,如肥胖、肝病等密切相关。这表明,这一类化学物质的持续暴露,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更广泛的威胁。
研究还强调,弱势群体受PFAS暴露的影响可能更加显著。该研究利用暴露组学框架,综合分析了环境暴露和代谢异常对个体健康的影响。这些发现提高了我们对PFAS潜在危害的认识,并为未来设计更加有效的防控措施奠定了基础。
呼吁更广泛的研究和干预措施
研究人员建议,未来需要更深入的暴露组学研究,将环境数据和遗传数据结合起来,探索环境暴露是如何通过代谢途径导致慢性疾病的。此外,他们还呼吁扩大研究范围,从孕前到老年各个阶段进行分析,以全面了解环境健康对不同生命时期的影响。
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公共卫生副教授Damaskini Valvi博士表示,“考虑到糖尿病是一种多因素驱动的疾病,我们需要发展基于环境暴露的早期干预手段,同时结合遗传、临床和生活方式因素综合应对。仅从一点入手无法全面解决问题。”
结语:遏制PFAS暴露的重要性
这项研究不仅突显了PFAS对人体健康的威胁,还为预防糖尿病提供了新的视角。减少PFAS暴露已经成为保护公共健康的关键议题,同时,理解化学物质如何干扰人体代谢也将帮助科学家设计更有效的早期干预措施。这场与“永久性化学物质”的对抗,关系到全球范围内的健康福祉,需引起更多关注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