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药网
首页 文章 问答 疾病
首页 > 健康资讯 > 恒瑞医药HRS9531注射液获受理:为超重与肥胖患者提供新选择

恒瑞医药HRS9531注射液获受理:为超重与肥胖患者提供新选择

找药助手

发布于 2025-09-02 09:54:48    1055次浏览

  2025年9月1日,恒瑞医药宣布,旗下新药HRS9531注射液的上市申请已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受理。该药物旨在为成人提供长期体重管理治疗,特别适用于BMI(体重指数)≥28 kg/m²的肥胖患者或BMI≥24 kg/m²的超重患者,且伴有至少一种体重相关的并发症,如高血糖、高血压、脂肪肝等。

1.png

  创新双重受体激动剂:HRS9531的独特机制

  HRS9531是一款由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双重受体激动剂,能够同时作用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肽(GIP)两个受体。该药物不仅旨在治疗超重、肥胖,还可用于2型糖尿病等相关疾病的治疗。迄今为止,HRS9531已在多个临床试验中进行了验证,超过2000名中国患者参与了研究。

  临床数据亮眼:HRS9531展现强劲减重效果

  2025年7月,HRS9531注射液在中国进行的III期临床研究(HRS9531-301)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数据。与安慰剂相比,所有剂量组(包括2mg、4mg和6mg)的患者均在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上表现出优越的效果。具体结果显示,HRS9531治疗组在48周后平均体重减轻了最多达17.7%(安慰剂调整后为16.3%)。其中,高剂量组有44.4%的患者体重减轻超过20%,显示出极为优异的减重效果。

  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轻微

  在安全性方面,HRS9531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主要不良事件(TEAEs)为轻度至中度,主要集中在胃肠道相关症状。与其他GLP-1类药物及HRS9531此前的Ⅱ期临床数据一致,大多数不良反应均为可控且不影响治疗的继续进行。

  Ⅱ期临床数据进一步验证疗效

  在Ⅱ期临床试验(NCT06054698)中,HRS9531 8mg剂量治疗36周后,患者平均体重降低22.8%(安慰剂调整后为21.1%),并未出现平台期,显示出药物在减重方面持续有效。补充分析结果显示,HRS9531治疗组体重平均减轻了23.6%(安慰剂调整后为21.7%)。

  全球合作:HRS9531的国际化进程

  恒瑞医药已与美国Kailera Therapeutics达成合作协议,将HRS9531在中国以外地区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独家权利授权给Kailera。该协议的总值可高达60亿美元,同时恒瑞医药还获得Kailera19.9%的股权。目前,Kailera正在推进HRS9531在全球范围内的临床开发,代号为KAI-9531。

  展望未来:HRS9531为体重管理带来新希望

  HRS9531注射液的上市申请获得受理,为肥胖和超重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随着临床数据不断更新和国际合作的深化,HRS9531有望成为体重管理领域的重要治疗药物,对全球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深远影响。随着未来数据的发布,HRS9531的临床应用将迎来更多突破,为全球肥胖及相关疾病的治疗开辟新道路。

温馨提示: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到医院就诊。
相关推荐 最新问答 健康资讯
  • 卫材与渤健推进仑卡奈单抗皮下给药申请,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带来新选择

    2025-09-05 11:43:52
    卫材与渤健推进仑卡奈单抗皮下给药申请,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带来新选择
  • 司美格鲁肽和替西帕肽:减重药物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突破

    2025-09-05 11:21:54
    司美格鲁肽和替西帕肽:减重药物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突破
  • 新型蛋白工具Crunch:精准清除癌细胞和异常免疫细胞的治疗新方向

    2025-09-05 10:41:04
    新型蛋白工具Crunch:精准清除癌细胞和异常免疫细胞的治疗新方向
  • 舶望制药与诺华达成新战略合作,共推心血管siRNA药物开发

    2025-09-05 09:52:06
    舶望制药与诺华达成新战略合作,共推心血管siRNA药物开发
  • 全球首创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新药F-02-2-Na实现中美双报双批

    2025-09-04 11:31:52
    全球首创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新药F-02-2-Na实现中美双报双批
  • AMKL发病机制新发现:RNA修饰与Wnt信号通路成关键

    2025-09-04 10:41:33
    AMKL发病机制新发现:RNA修饰与Wnt信号通路成关键
  • 玉米黄素被发现可增强CD8+T细胞功能,助力肿瘤免疫治疗

    2025-09-04 10:14:54
    玉米黄素被发现可增强CD8+T细胞功能,助力肿瘤免疫治疗
  • 默沙东Enlicitide III期研究取得积极成果,为高胆固醇血症治疗带来新希望

    2025-09-04 09:54:08
    默沙东Enlicitide III期研究取得积极成果,为高胆固醇血症治疗带来新希望
  • OMass携手基因泰克推进炎症性肠病新药研发

    2025-09-03 11:46:25
    OMass携手基因泰克推进炎症性肠病新药研发
  • 氯吡格雷比阿司匹林更适合冠状动脉疾病二级预防:最新Meta分析结果

    2025-09-03 10:57:15
    氯吡格雷比阿司匹林更适合冠状动脉疾病二级预防:最新Meta分析结果

点击查看更多>
  • 卫材与渤健推进仑卡奈单抗皮下给药申请,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带来新选择

    2025-09-05 11:43:52
    卫材与渤健推进仑卡奈单抗皮下给药申请,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带来新选择
  • 司美格鲁肽和替西帕肽:减重药物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突破

    2025-09-05 11:21:54
    司美格鲁肽和替西帕肽:减重药物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突破
  • 新型蛋白工具Crunch:精准清除癌细胞和异常免疫细胞的治疗新方向

    2025-09-05 10:41:04
    新型蛋白工具Crunch:精准清除癌细胞和异常免疫细胞的治疗新方向
  • 舶望制药与诺华达成新战略合作,共推心血管siRNA药物开发

    2025-09-05 09:52:06
    舶望制药与诺华达成新战略合作,共推心血管siRNA药物开发
  • 全球首创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新药F-02-2-Na实现中美双报双批

    2025-09-04 11:31:52
    全球首创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新药F-02-2-Na实现中美双报双批

点击查看更多>
  • 胚胎细胞瘤如何预防

    回答:胚胎细胞瘤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肿瘤类型,通常发生在婴幼儿和儿童身上。对于许多家庭来说,这种疾病的诊断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尽管我们无法完全消除发病的风险,但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来降低患胚胎细胞瘤的可能性。 首先,饮食起着重要的作用。膳食中应该包含丰富的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品,以获得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这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降低患病的风险。 其次,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胚胎细胞瘤的关键。规律的运动可以帮助加强身体,提高新陈代谢功能,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一定要远离吸烟和酗酒等有害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并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有害环境中。 此外,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也是预防胚胎细胞瘤的重要手段。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身体内的异常情况,及时干预和治疗可能存在的问题,避免疾病的恶化。 最后,遗传咨询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家族中已经有人患有胚胎细胞瘤或其他肿瘤疾病,建议向遗传咨询师寻求帮助。他们可以评估家族史和个人风险,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指导,帮助降低患病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胚胎细胞瘤虽然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但我们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的饮食、定期的身体检查和遗传咨询等措施来降低患病风险。预防胚胎细胞瘤不仅仅是个人健康的问题,更是家庭幸福的保障。让我们共同努力,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享受美好的生活。
  • 关节炎会引起全身不适吗

    回答: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炎症和疼痛,通常影响老年人,但也可能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尽管关节炎的主要症状集中在关节部位,但它也可能引起全身的不适。本文将探讨关节炎导致全身不适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1. 关节炎的类型与症状 关节炎主要分为两类: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通常是由于关节磨损引起的,而类风湿关节炎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身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关节组织。虽然这两种形式的关节炎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但都可能引起疼痛、僵硬和关节肿胀。 2. 全身不适的表现 关节炎患者常常会报告全身不适的症状,包括: 疲劳感:炎症反应可能导致体内的能量消耗增加,从而使患者感到异常疲倦。 肌肉疼痛:关节不适可能导致患者改变姿势或活动方式,进而引起周围肌肉的紧张与疲劳。 心理状态变化:持续的疼痛和功能受限可能引发焦虑和抑郁情绪,影响整体健康。 体温变化:有些类型的关节炎(如类风湿关节炎)可能伴随有低热症状。 3. 炎症的全身影响 关节炎的炎症不仅限于关节本身,炎症因子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影响全身各个系统。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会影响神经系统,导致感觉异常或者加重疼痛。此外,长期的炎症状态可能损害心血管系统,增加心脏疾病的风险。 4. 管理和缓解全身不适的方法 对于关节炎导致的全身不适,患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管理: 药物治疗: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类固醇和疾病修饰抗风湿药(DMARDs)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和炎症。 物理治疗:专业的物理治疗师可以帮助制定适合的运动方案,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力量。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适当的体重、规律的锻炼以及健康的饮食能够减少关节负担,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心理支持:寻求心理咨询或加入支持小组,有助于应对因慢性病带来的情绪困扰。 结论 虽然关节炎主要影响关节本身,但它引起的全身不适不容忽视。通过了解关节炎的影响及管理方式,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正在经历类似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得适当的治疗和支持。
  • 皮肤瘙痒症能通过皮肤护理改善吗

    回答:皮肤瘙痒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干燥的气候、皮肤病、过敏反应、感染等。虽然药物治疗在一些情况下是必要的,但适当的皮肤护理可以在很多情况下有效改善瘙痒症状。本文将探讨皮肤护理在缓解瘙痒方面的重要性及其具体方法。 1. 了解皮肤瘙痒的原因 首先,了解导致皮肤瘙痒的原因是改善症状的关键。常见的原因包括: 干燥皮肤:尤其在冬季或干燥环境中,皮肤更容易失去水分,导致瘙痒。 皮肤病:如湿疹、银屑病、皮肤过敏等。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变化,或接触过敏原(如某些化妆品、洗涤剂等)。 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 了解这些原因可以帮助我们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2. 保湿:核心护理步骤 对于许多因干燥引起的瘙痒,保湿是最重要的护理步骤。选择合适的保湿产品,能够有效锁住皮肤水分,增强皮肤屏障功能。建议选用以下保湿方法: 选择无香料、无刺激性的保湿剂:如凡士林、甘油、透明质酸等。 洗澡后及时涂抹保湿霜:在皮肤略微潮湿的时候涂抹,可以更好地锁住水分。 定期使用油膏:油膏比乳霜和乳液更有效地保湿,尤其适合极干燥的皮肤。 3. 合理的洁肤习惯 皮肤的清洁也会影响瘙痒的程度。以下是一些建议: 温水洗澡:避免使用过热的水,尽量用温水清洗皮肤,以免进一步脱水。 使用温和的清洁剂:避免含有刺激成分的肥皂和沐浴露,选择适合敏感肌肤的清洁产品。 不要过度清洗:频繁的洗澡和清洗会去除皮肤上的天然油脂,加重干燥和瘙痒。 4. 戒掉抓挠习惯 抓挠虽然是一个自然反应,但会进一步刺激皮肤,导致发炎和感染。尝试以下方法减少抓挠: 穿着宽松衣物: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 保持指甲修剪整齐:避免抓伤皮肤。 分散注意力:采取其他活动来分散瘙痒的注意力,如运动、阅读等。 5. 寻求专业建议 如果家庭护理措施未能有效改善瘙痒症状,建议寻求专业的皮肤科医生的帮助。他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并推荐适当的治疗方案或药物。 总结 皮肤瘙痒症是一个十分常见的症状,通过科学的皮肤护理可以在很多情况下得到改善。保湿、合理的洗护习惯及减少抓挠是有效的护理手段。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及时咨询医生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的皮肤状况不同,因此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往往能够带来更好的效果。希望大家都能拥有健康、舒适的肌肤。
  • 水疱可能与过敏有关吗

    回答:水疱是皮肤表层出现的充满液体的囊泡,通常伴随着红肿、痒感或刺痛。它们可以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常见于手、脚、脸和躯干。水疱的形成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感染、摩擦、烧伤,以及接触刺激物或过敏原。本文将重点探讨水疱与过敏之间的关系。 过敏反应及其症状 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对通常无害物质(如食物、花粉或某些化学物质)的异常反应。在过敏反应中,身体会释放组胺等化学物质,从而引发多种症状,包括: 皮肤瘙痒 红肿或发炎 湿疹或荨麻疹 水疱 这些症状可能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部分人可能在接触过敏原后,瞬间出现水疱。 水疱的过敏性原因 水疱形成与过敏有关时,通常是由于接触了特定的过敏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过敏性因素可能导致水疱的情况: 1. 接触性皮炎:接触一些常见的过敏原(如镍、香料、乳胶等)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导致皮肤发炎并产生水疱。此类情况通常发生在皮肤直接接触过敏原后,有时需要数小时到数天才会出现症状。 2. 药物反应:某些药物(如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导致皮肤出现水疱。尤其是严重的过敏反应,如Stevens-Johnson综合症,就可能伴随水疱的形成。 3. 食物过敏:部分食物过敏(如坚果、海鲜等)也可能导致全身性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在皮肤上出现水疱。 4. 昆虫叮咬:一些昆虫叮咬后,个体可能会对昆虫的唾液产生过敏反应,导致局部水疱的形成。 如何处理和预防过敏性水疱 如果怀疑水疱与过敏有关,以下步骤可能有助于处理和预防: 1. 识别并避免过敏原:找到导致过敏反应的物质,避免再次接触。如有必要,可以通过皮肤过敏测试来确定过敏原。 2.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用手抓挠水疱,以防感染,并保持受影响区域清洁干燥。 3. 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果水疱伴随瘙痒,可考虑使用口服抗组胺药或外用涂抹类药物缓解不适。 4. 寻求医疗帮助:对于大面积水疱、伴有发热或其他严重症状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给予激素类药物或其他针对性治疗。 结语 水疱的形成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过敏反应是其中之一。了解自身的过敏原及其表现,有助于及时处理和预防水疱的发生。如有疑虑,建议咨询皮肤科医生,以获得专业诊断和治疗。维护皮肤健康,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
  • 红癣的患者能喝牛奶吗

    回答:红癣,医学上称为“红斑鳞癣”或“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其特点包括红色斑块、银白色鳞屑,可能伴随瘙痒和疼痛。虽然红癣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异常以及环境影响等都可能与其发病有关。那么,红癣患者是否可以饮用牛奶呢?这是许多患者关心的问题。 牛奶的营养成分 牛奶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维生素D和其他重要的营养成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适量饮用牛奶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红癣与饮食的关系 近年来,研究发现饮食可能在红癣的诱发和加重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某些食物可能会引发或加重皮肤炎症,而另一些食物则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饮食对红癣的影响因人而异,且没有统一的饮食指南能够适用于所有红癣患者。 在一些红癣患者中,牛奶和其他乳制品被认为可能与过敏反应或炎症反应有关。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红癣患者都需要避免牛奶。据研究,某些患者在饮用牛奶后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或皮肤症状,而另一些患者则可能会感到症状的加重。 如何选择 红癣患者在考虑是否饮用牛奶时,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 观察反应:如果您之前喝牛奶后,皮肤出现了不适或加重,建议减少或避免饮用。相反,如果没有明显不适,可以适量饮用。 2. 选择低脂牛奶:对于可能因油腻食物而加重症状的人来说,选择低脂或脱脂牛奶可能是一个更为明智的选择。 3. 综合饮食:饮食的多样性对于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尽量选择富含抗氧化剂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全谷物和新鲜水果蔬菜,这些都有助于减轻炎症。 4. 咨询医生:在改变饮食习惯或对特定食物有疑虑时,最好咨询专业的皮肤科医生或营养师。他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提供更为科学和符合个人的建议。 总结 红癣患者是否能喝牛奶因人而异,具体情况要根据个人的身体反应来判断。如果饮用牛奶后没有出现不适,可以适量饮用;如果感到症状加重,则应考虑避免。始终保持注意饮食的多样性,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红癣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任何饮食上的疑虑,建议及时向专业医疗人士咨询。
  • 间质性肺炎的慢性咳嗽怎么治

    回答:一、间质性肺炎概述 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是一组以肺间质(即肺组织的支持结构)炎症和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自体免疫疾病、长期暴露于某些有害物质、感染、药物副作用等。慢性咳嗽是间质性肺炎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常因咳嗽带来的困扰而影响生活质量。 二、慢性咳嗽的成因 在间质性肺炎患者中,咳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肺部炎症:由于肺组织的炎症反应,气道变得敏感,容易引发咳嗽。 2. 纤维化:肺间质的纤维化改变导致肺功能下降,促进咳嗽的发生。 3. 气道阻塞:一些间质性肺炎伴随气道阻塞,可能引起慢性咳嗽。 4. 合并症:如感染、支气管炎等并发症也可能是引发咳嗽的因素。 三、治疗方法 治疗间质性肺炎相关的慢性咳嗽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原因治疗 首先,应明确引发间质性肺炎的根本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例如,如果咳嗽是因为自体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可以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若是由于药物引起,则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2. 缓解咳嗽的药物 抗咳嗽药物:可以根据症状选择止咳药。如右美沙芬、可待因等,但需遵医嘱,以免掩盖病情。 支气管扩张剂:对于伴有气道阻塞的患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可能会有效缓解咳嗽。 糖皮质激素:在某些情况下,低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改善咳嗽。 3. 支持性治疗 吸氧疗法:对于有低氧血症的患者,吸氧可以有效改善呼吸困难和咳嗽。 物理治疗:包括呼吸训练和排痰技术,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减少咳嗽的发生。 4. 生活方式调整 戒烟:吸烟不仅会加重咳嗽,还可能加速肺部病变,戒烟对于所有间质性肺炎患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避免刺激性气味、污染物的吸入,可以减少咳嗽的发生频率。 5. 定期随访 间质性肺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定期随访对于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患者应按时就医并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 四、结语 间质性肺炎引起的慢性咳嗽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现象,治疗需要个体化的方案。通过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患者可以有效缓解咳嗽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在治疗期间,患者应积极与医生沟通,并遵循医疗建议,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点击查看更多>
看科普 查疾病 问医生 找专家 网站地图
找药网
您身边的找药助手
Copyright @ 2024 找药网 粤ICP备2023040210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粤)-非经营性-2021-0532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