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nsocatib获FDA批准:首款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靶向治疗药物问世

2025年8月12日,Insmed正式宣布其创新药物Brensocatib(商品名:Brinsupri)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上市,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NCFBE)患者。这是该疾病领域获批的首款靶向治疗药物,填补了长期以来治疗选择稀缺的空白,标志着支气管扩张症治疗迈入精准医疗时代。
Brensocatib:机制创新的DPP-1抑制剂
Brensocatib由阿斯利康开发,是一款口服、可逆性的小分子二肽基肽酶1(DPP-1)抑制剂。通过抑制DPP-1活性,阻断嗜中性粒细胞丝氨酸蛋白酶(NSP)活化,Brensocatib能够有效减轻由中性粒细胞驱动的炎症反应,从而改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病程。2016年10月,阿斯利康将Brensocatib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权益授予Insmed,后者负责完成了进一步的药物开发。
FDA批准依据:III期ASPEN研究数据
Brensocatib的获批基于III期ASPEN临床研究的积极结果。该研究是一项纳入1721例患者(包含41例青少年)的随机、双盲研究,旨在评估Brensocatib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
肺部恶化发生率下降
10mg组:年化恶化发生率为1.02,与安慰剂组(1.29)相比显著降低(比率0.79,P=0.004)。
25mg组:年化恶化发生率为1.04,对比安慰剂组显著改善(比率0.81,P=0.005)。
首次肺部恶化时间延长
10mg组的风险比为0.81(P=0.02)。
25mg组的风险比为0.83(P=0.04)。
肺部恶化未出现患者比例
52周内未出现恶化的患者比例:10mg组和25mg组均为48.5%,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40.3%(10mg比率1.20,P=0.02;25mg比率1.18,P=0.04)。
肺功能改善
在1秒内用力呼气容积(FEV1)方面:
10mg组与安慰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mL vs 62mL,差异11mL,P=0.38)。
25mg组显示显著改善(24mL vs 62mL,差异38mL,P=0.04)。
安全性分析
研究显示,Brensocatib各剂量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似,但过度角化的发生率在Brensocatib组中稍高:
10mg组:过度角化发生率1.4%。
25mg组:过度角化发生率3.0%。
安慰剂组:过度角化发生率0.7%。
支气管扩张症背景:挑战与需求
疾病特点
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慢性肺部疾病,其特征为支气管因感染、肺组织损伤和反复炎症而永久性扩张。患者面临的主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大量痰液、呼吸困难以及频发的呼吸道感染。病情反复恶化不仅增加住院风险,还可能导致肺部功能进一步受损。
患者数量
根据统计数据:
美国约有50万例患者;
欧盟五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合计约为60万例;
日本患者人数约为15万例。
尽管患者数量庞大,但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治疗,当前主要依赖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及其他对症疗法,亟需创新药物改善患者预后。
Brensocatib对疾病管理的意义
作为首款获批治疗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的靶向药物,Brensocatib带来了多重临床价值:
创新机制,显著改善预后
通过抑制DPP-1,Brensocatib实现了对中性粒细胞驱动炎症的精准调控,不仅显著降低患者的恶化风险,还延长了疾病恶化间隔,为患者提供了更优的治疗选择。
可应用多年龄段人群
Brensocatib获批覆盖12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为青少年患者提供了首个针对该疾病的有效治疗药物。
药物市场潜力巨大
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数量庞大,Brensocatib的上市填补了长期治疗领域的空白,有望快速占据市场份额,成为常规管理NBFCE患者的新标准。
未来展望
作为一款创新的靶向疗法,Brensocatib的获批为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带来了全新治疗选择。这一突破不仅有助于缓解炎症反应,还为未来开发新一代炎症抑制剂提供了研究范例。随着Brensocatib的推广,其临床表现和经济效益有望进一步巩固Insmed在呼吸疾病领域的领导地位。
借助此项进展,支气管扩张症的精准管理迎来新的治疗时代,更多患者将从Brensocatib中获益,摆脱频繁恶化的困扰,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