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A首次批准利那洛肽用于儿童IBS-C治疗,填补儿科治疗空白
2025年11月5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正式宣布批准Linzess(利那洛肽,中文商品名:令泽舒)用于治疗7岁及以上儿童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这是FDA首次批准可用于儿科IBS-C人群的药物,标志着儿童功能性肠病治疗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成熟机制助力儿童患者改善肠道功能
Linzess是一种鸟苷酸环化酶C(GC-C)受体激动剂,通过促进肠液分泌、加快肠道蠕动、缓解腹部不适等方式,改善IBS-C的核心症状。
该药物此前已在全球多个国家获批用于成人IBS-C及慢性特发性便秘(CIC)的治疗,并在临床上积累了超过十年的使用经验和安全性数据。
从成人到儿童:科学验证跨年龄疗效
利那洛肽最早于2012年由Ironwood Pharmaceuticals与Allergan(现属AbbVie)联合开发并上市,成为全球成人IBS-C治疗的主流处方药。
此次FDA批准儿童适应症,主要依据成人研究数据的外推结果及一项针对7至17岁青少年患者的Ⅲ期临床试验。
该研究为期12周,采用双盲、随机、平行分组设计,基于改良的罗马III诊断标准筛选符合条件的患者。
研究的主要疗效终点为:在治疗期12周内,至少有6周患者同时满足以下两项条件:
腹痛较基线减轻≥30%;
每周自发排便次数较基线增加≥2次。
结果显示,接受利那洛肽治疗的儿童患者在腹痛缓解及排便频率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趋势与成人研究结果高度一致。
安全性与成人相似,腹泻为最常见副作用
FDA指出,临床数据显示,利那洛肽在儿童患者中总体耐受性良好,其安全性特征与成人相近。
在不良反应方面,腹泻是最常见事件,且多数为轻度至中度,经调整剂量或停药后可缓解。
儿科IBS-C治疗迎来新选择
IBS-C是儿童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之一,可导致长期便秘、腹胀及腹痛,严重时影响学习、饮食和心理健康。长期以来,缺乏专门针对儿童的有效药物使临床治疗面临挑战。
此次FDA批准Linzess用于儿童患者,意味着儿科IBS-C治疗正式进入精准化、药物化时代,为无数家庭带来新的希望。
展望未来:扩大适应症研究,完善儿童消化系统治疗体系
随着FDA对利那洛肽儿童适应症的认可,业内预计该药将在全球更多国家开展儿科临床研究。专家指出,未来应进一步探索其在更年轻年龄段、不同病程严重程度患者中的应用潜力,为儿童肠道疾病治疗提供更多循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