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药网
首页 文章 问答 疾病
首页 > 健康资讯 > 爱德华生命科学出售重症监护业务并进行全球裁员:聚焦核心竞争力,深化瓣膜领域布局

爱德华生命科学出售重症监护业务并进行全球裁员:聚焦核心竞争力,深化瓣膜领域布局

找药助手

发布于 2024-09-21 16:38:02    1683次浏览

  2024年,全球知名医疗器械公司爱德华生命科学(以下简称:爱德华)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战略调整,出售其重症监护业务并实施大规模裁员。这一决定不仅反映了公司为聚焦核心业务而进行的变革,也揭示了其未来发展战略——专注于心脏瓣膜和心力衰竭等新治疗领域。

  重症监护业务出售及裁员

  爱德华在2024年6月以42亿美元的价格将重症监护业务出售给碧迪医疗,此次出售涉及约4500名员工,这些员工占爱德华全球员工总数的20%。此次交易不仅提升了爱德华资产负债表的灵活性,还为公司专注于结构性心脏疾病的研发和创新提供了资金支持。爱德华首席执行官Bernard Zovighian表示,剥离重症监护业务将帮助公司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增长并提高股东价值。与此同时,爱德华宣布裁员约3%,涉及540名员工。

  受裁员影响的员工已收到通知,其中一些员工可能会留任协助业务过渡,或转岗至公司内部其他职位。裁员和业务剥离的背后,是爱德华向心脏瓣膜和相关领域集中资源的战略决策。

  剥离背后的战略转型

  爱德华一直是全球心脏病领域的领导者,尤其是在心脏瓣膜技术上有着卓越的历史。公司凭借全球首个人造二尖瓣植入的成功,奠定了在该领域的开创性地位。同时,重症监护业务也为公司贡献了显著的营收,但随着业务重点转向更具发展潜力的领域,爱德华最终决定将重症监护业务出售。

  2023年,爱德华财报显示,重症监护业务依然表现强劲,同比增长5%。然而,2024年,爱德华的战略重点逐渐从重症监护业务转移至瓣膜业务,尤其是经导管心脏瓣膜治疗(TAVR)和二尖瓣、三尖瓣治疗(TMTT)等领域。尽管公司TAVR业务增长速度有所放缓,第二季度财报发布后股价大跌超过30%,但TMTT业务表现亮眼,销售额同比增长74.7%。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对这些新兴领域的投资,并通过此次出售获得的资金来推动瓣膜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收购和技术创新并举

  为了实现长期的战略增长,爱德华不仅通过出售业务获取资金,还积极进行收购以扩展其产品线。2024年7月,爱德华接连完成了多项收购交易,包括Affluent Medical、Innovalve Bio Medical、JenaValve Technology以及Endotronix。这些收购帮助爱德华获得了一系列新型瓣膜系统和心力衰竭管理解决方案。

  其中,JenaValve的Trilogy心脏瓣膜系统是全球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被批准用于经股动脉TAVR治疗的产品,进一步巩固了爱德华在瓣膜治疗领域的领导地位。此外,爱德华还在大力开发PASCAL Precision经导管瓣膜修复系统和EVOQUE经导管三尖瓣置换系统,并在美国和欧洲的多个市场推进其商业化进程。

  除了收购,爱德华还积极投资于经导管二尖瓣置换系统SAPIEN M3的临床研究,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逐步推向市场。这些创新技术将为爱德华开辟新的增长点,特别是在治疗未被满足的患者需求方面。

  医疗器械行业的裁员潮

  爱德华此次裁员并非个例,实际上,2024年全球医疗器械行业正面临一股裁员潮。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经济不确定性和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采取降本增效和结构优化的措施。医疗器械企业通过调整生产布局、精简业务线和优化资源配置,寻找新的增长机会。

  爱德华的裁员行动,虽然在短期内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从长远来看,这一举措将有助于公司更好地聚焦其核心竞争力,并在全球心脏病治疗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总结

  2024年,爱德华通过出售重症监护业务、裁员和积极并购,展现了其战略转型的决心。公司未来将继续专注于心脏瓣膜和心力衰竭等核心领域的创新与发展,以期通过技术突破和市场扩展实现可持续增长。尽管面临短期的业绩波动和股价下滑,但爱德华的长期发展潜力依然值得期待。

温馨提示: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到医院就诊。
相关推荐 最新问答 健康资讯
  • 牛磺酸与衰老争议:新证据揭示其与人类衰老的关系

    2025-08-15 11:43:17
    牛磺酸与衰老争议:新证据揭示其与人类衰老的关系
  • 代谢压力与胰腺癌免疫逃逸:乳酸-METTL16-CTCF信号轴的新发现

    2025-08-15 10:56:50
    代谢压力与胰腺癌免疫逃逸:乳酸-METTL16-CTCF信号轴的新发现
  • 神济昌华SNUG01获批临床,瞄准ALS新疗法突破

    2025-08-15 10:27:27
    神济昌华SNUG01获批临床,瞄准ALS新疗法突破
  • 荣昌生物泰它西普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III期临床研究达主要终点

    2025-08-15 09:58:50
    荣昌生物泰它西普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III期临床研究达主要终点
  • ALS研究新进展:重编程转录因子ISL1和LHX3或能逆转神经元退行性病变

    2025-08-14 11:41:44
    ALS研究新进展:重编程转录因子ISL1和LHX3或能逆转神经元退行性病变
  • 住友制药与RACTHERA提交首款帕金森病iPSC细胞疗法上市申请

    2025-08-14 11:20:06
    住友制药与RACTHERA提交首款帕金森病iPSC细胞疗法上市申请
  • 百济神州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皮下注射启动Ⅲ期临床试验

    2025-08-14 10:37:24
    百济神州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皮下注射启动Ⅲ期临床试验
  •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维恩妥尤单抗在MIBC围手术期治疗中表现优异

    2025-08-14 10:15:02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维恩妥尤单抗在MIBC围手术期治疗中表现优异
  • 人类干细胞分化生成A10多巴胺能神经元:抑郁症治疗新突破

    2025-08-13 11:48:11
    人类干细胞分化生成A10多巴胺能神经元:抑郁症治疗新突破
  • 复宏汉霖与亿胜生物共同开发贝伐珠单抗眼内注射液HLX04-O申报上市

    2025-08-13 11:26:38
    复宏汉霖与亿胜生物共同开发贝伐珠单抗眼内注射液HLX04-O申报上市

点击查看更多>
  • 牛磺酸与衰老争议:新证据揭示其与人类衰老的关系

    2025-08-15 11:43:17
    牛磺酸与衰老争议:新证据揭示其与人类衰老的关系
  • 代谢压力与胰腺癌免疫逃逸:乳酸-METTL16-CTCF信号轴的新发现

    2025-08-15 10:56:50
    代谢压力与胰腺癌免疫逃逸:乳酸-METTL16-CTCF信号轴的新发现
  • 神济昌华SNUG01获批临床,瞄准ALS新疗法突破

    2025-08-15 10:27:27
    神济昌华SNUG01获批临床,瞄准ALS新疗法突破
  • 荣昌生物泰它西普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III期临床研究达主要终点

    2025-08-15 09:58:50
    荣昌生物泰它西普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III期临床研究达主要终点
  • ALS研究新进展:重编程转录因子ISL1和LHX3或能逆转神经元退行性病变

    2025-08-14 11:41:44
    ALS研究新进展:重编程转录因子ISL1和LHX3或能逆转神经元退行性病变

点击查看更多>
  • 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吗

    回答:细菌感染是人类健康领域中常见的问题,导致许多疾病和不适。在传统的医学实践中,抗生素常被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意识到抗生素使用不当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包括抗药性的发展和抗生素过度使用。 抗生素通过干扰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来对抗细菌感染。它们在治疗许多常见的细菌感染方面非常有效,如肺炎、膀胱炎和皮肤感染。抗生素并非对所有情况都有效,尤其是在病毒感染(如感冒和流感)中无效。因此,一些专业人士开始质疑细菌感染中抗生素的必要性。 一方面,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耐药性细菌的出现意味着某些抗生素变得无效,使得治疗更加困难或甚至无法治愈感染。此外,抗生素过度使用还可能影响人体健康,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增加对其他疾病的风险。 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严重的细菌感染,抗生素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些情况下,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可以挽救生命并防止感染蔓延。例如,在脑膜炎、败血症和严重泌尿道感染等病情中,抗生素的及时使用至关重要。 因此,在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时,应该进行慎重的考虑。医生需要进行充分的诊断,确定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以便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患者也应该提高对抗生素使用的认识,避免滥用抗生素或自行服用抗生素。在治疗轻微感染时,可以考虑使用其他替代方法,如增强免疫系统、改善生活方式和使用天然药物。 总的来说,抗生素在治疗细菌感染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正确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是确保保持抗生素疗效并减少抗生素耐药性发展的关键一环。在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规范,以应对细菌感染及其治疗的挑战。
  • 克罗恩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回答: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炎症性肠病,可以影响消化道的任何部位,通常出现在小肠和结肠。这种疾病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和痛苦,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为了有效控制克罗恩病的症状,医学界不断探索各种治疗方法,以帮助患者减轻疾病带来的困扰。 克罗恩病的治疗方法多样,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式: 1. 药物治疗:药物是控制克罗恩病症状的主要方法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炎药(如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生物制剂(如抗TNF药物)、抗生素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减轻炎症、控制免疫系统过度活跃等,从而减少克罗恩病的症状发作。 2. 膳食调整:膳食在控制克罗恩病症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一些患者可能对某些食物过敏或者不能耐受,导致症状恶化。因此,个体化的膳食调整对于管理克罗恩病非常重要。一些患者可能需要遵循特殊的低残渣膳食或者试行排除法。 3. 手术治疗:在一些情况下,药物治疗无法有效控制克罗恩病的症状,或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通常涉及切除受影响的肠段或修复受损的部位。手术虽然不是治愈克罗恩病的方法,但可以改善症状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 生活方式管理:除了药物和手术治疗,生活方式管理也是控制克罗恩病的重要一环。保持规律的运动、减轻压力、充足睡眠、戒烟等都可以对疾病有所帮助。同时,定期监测病情、定期复诊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的来说,对于克罗恩病的治疗要因人而异,患者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通过综合运用药物治疗、膳食调整、手术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等方法,可以控制疾病的症状、减轻炎症,并提高生活质量。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出现,让克罗恩病患者能够更好地管理疾病,过上正常的生活。
  • 鼻塞伴有头痛怎么办

    回答:鼻塞伴有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组合,通常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了解症状背后的原因以及有效的应对措施,可以帮助缓解不适感,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将讨论鼻塞伴头痛的潜在原因及其应对策略。 鼻塞与头痛的常见原因 1. 感冒与流感:病毒感染是导致鼻塞和头痛的主要原因。感冒和流感通常伴随着流鼻涕、喉咙痛和全身乏力等症状。 2. 过敏性鼻炎:对花粉、尘螨、宠物皮屑等过敏原的反应,可能引起鼻塞、打喷嚏,以及头部胀痛。 3. 副鼻窦炎:鼻窦炎是鼻塞的常见原因,发炎的鼻窦可能导致头痛,特别是额头和脸部的疼痛。 4. 鼻息肉:鼻腔内的良性肿瘤可能导致持续性鼻塞和随之而来的头痛。 5. 其他因素:如环境因素(烟雾、污染)、结构性问题(鼻中隔偏曲)、压力等,也可能引起类似症状。 应对鼻塞伴头痛的策略 1. 休息与水分补充 确保充足的休息,帮助身体更好地恢复。多喝水、有助于稀释黏液,缓解鼻塞。 2. 利用蒸汽缓解 吸入蒸汽可以帮助舒缓鼻塞。可以热水洗脸,或者用热水盆覆盖脸部,保持短暂的吸入蒸汽。也可以使用温热的湿毛巾敷在脸部。 3. 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以有效缓解鼻塞,清除鼻腔内的黏液和过敏原。 4. 服用药物 根据症状,可以考虑以下类型的药物: 抗组胺药:如果鼻塞是由过敏引起的,抗组胺药能缓解症状。 去充血剂:如伪麻黄碱等,可以短期缓解鼻塞。 止痛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可有效缓解伴随的头痛。 5. 改善室内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敏原的积聚。使用空气净化器,定期清洁家中,减少尘螨和霉菌等过敏源。 6. 寻求医疗帮助 如果症状严重,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有高烧、脓性鼻涕、剧烈头痛等情况,建议及时就医,以排除严重疾病的可能性,如副鼻窦炎、耳部感染等。 总结 鼻塞伴有头痛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及时的应对措施能够缓解不适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降低此类症状的发生频率。如有必要,咨询医生获取专业建议。希望以上的建议能够帮助您有效应对鼻塞和头痛的困扰,恢复舒适的生活状态。
  • 乳腺癌的生存率有多少

    回答: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沉重的健康负担。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早期筛查意识的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和治疗效果在逐步提升。乳腺癌的生存率仍然是关注焦点之一,影响着患者和家属的生活。 从统计数据来看,乳腺癌的生存率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疾病的分期、病理类型、患者的年龄和整体健康状况等。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在全球范围内平均为约85%。这意味着,在接受治疗后,大约有85%的乳腺癌患者能够活过五年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当前医疗水平的成果。 尽管整体生存率在提高,但乳腺癌治疗中仍然存在挑战。一些高风险因素,如晚期发现、转移性乳腺癌、荷尔蒙受体阴性和HER2阳性等,会显著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此外,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化疗耐受性等问题也会给患者的生存带来额外的困扰。 为了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医学界和社会各界不断努力。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是关键,定期乳腺癌筛查可以帮助发现病变并及时干预。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制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减少副作用。 除了医学方面的努力,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乳腺癌不仅仅是一场生理上的战斗,更是一场心理上的挑战。患者及其家人需要理解和支持,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要有心理专业人员提供支持和指导。 总的来说,乳腺癌的生存率在不断提升,这是医学进步和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成果。但是,我们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关注,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让更多的患者能够战胜疾病,重返健康的生活。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为乳腺癌患者的未来带来更多的希望与可能。
  • 寒饮咳嗽的患者如何补充水分

    回答:寒饮咳嗽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常见症状,通常是指因受寒、饮用冰冷食物或者风寒侵袭而引起的咳嗽。在应对寒饮咳嗽时,合理补充水分显得尤为重要。水不仅有助于清润喉咙,缓解咳嗽症状,还有助于身体的代谢和恢复。在补水的时候,注意选择合适的饮品和方法也非常重要。本文将为寒饮咳嗽的患者提供一些实用的补水建议。 1. 选择温热饮品 寒饮咳嗽患者应优先选择温热的饮品,这有助于驱寒、促进血液循环。以下是一些推荐的饮品: 温开水:简单而有效,是最基本的补水选择。 温热的甘草茶:甘草具有润喉止咳的作用,温热的饮品能够缓解咳嗽。 生姜红糖水:生姜有温阳散寒的功效,红糖则能增强暖胃效果。将生姜切片煮水,加入适量红糖,既能补水又能驱寒。 温牛奶:适量温牛奶不仅可以提供营养,还能润泽喉部。 2. 避免寒凉饮品 寒饮咳嗽患者应避免饮用冰冷或者寒凉的饮品,如冷饮、冰水等。这些饮品会加重咳嗽症状,甚至导致咳嗽加重。同时,过多摄入咖啡和碳酸饮料也可能刺激喉咙,引发不适。 3. 增加润喉食物摄入 在补水的同时,可以通过食物来增加润喉效果。例如: 梨:梨性寒,能清热润肺,适合制作熟梨水,温热饮用效果更佳。 蜂蜜:蜂蜜有很好的润喉作用,可以戴在温水中饮用,既能增添甜味,又有利于喉咙舒适。 白萝卜:白萝卜有助于化痰,能制作成萝卜汤,温暖舒适,增强补水效果。 4. 注意补水量与频率 寒饮咳嗽患者在补水时,建议小口多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这样能够更好地保持喉咙湿润。同时,根据自身的感受调整补水量,保持尿液颜色清淡,以判断是否摄入充足的水分。 5. 适当保持环境湿润 除了直接饮水,保持居住环境的湿润度也很重要。可以考虑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减少喉咙的不适感,帮助缓解咳嗽。 结论 对于寒饮咳嗽的患者来说,合理补充水分是缓解症状的重要措施。选择温热饮品,避免寒凉食物,同时注意饮水的量和频率,可以有效改善病情。希望每位患者都能通过科学的饮水方式,早日恢复健康。
  • 登革热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回答:登革热(Dengue Fever)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传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登革热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常见的蚊媒传染病之一。了解登革热的临床表现对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1. 感染的潜伏期 登革热的潜伏期通常为3到14天,平均为4到7天。此时,感染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病毒已经在体内繁殖。 2. 症状发展 感染登革热后,患者的症状可能会急剧出现,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 高热:绝大多数患者在感染初期会出现高热,体温可高达39℃至40℃。热型通常是持续性或间歇性。 头痛:强烈的头痛是登革热的典型症状,往往是全头痛或后枕部疼痛。 肌肉和关节疼痛:患者常常感到全身的肌肉和关节酸痛,这也是登革热被称为“骨痛热”的原因之一。 皮疹:大约50%到80%的患者在发病数天后会出现皮疹。皮疹通常始于胸部,然后扩展到四肢和面部,可能在发病后的3至4天出现。 疲惫和虚弱:许多患者在发病后会感到极度疲惫和无力,这种情况可能持续数周。 消化系统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和食欲减退。 3. 严重型登革热 在某些情况下,感染者可能发展为严重型登革热,通常在发病的第3到第7天出现。此时的临床表现包括: 血小板减少:患者可能会经历血小板数量的显著下降,增加出血风险。 内出血:包括皮肤淤血、流鼻血、牙龈出血等症状。 器官损害:可能出现肝脏、心脏等器官的功能损害。 休克综合征:严重患者可能出现休克,表现为低血压、脉搏微弱、意识模糊等,需要紧急医疗干预。 4. 诊断与治疗 登革热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测)。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护理以对症处理为主,包括补液、止痛和退热等。重症病例可能需要住院观察和支持治疗。 预防措施 预防登革热的关键在于控制蚊子传播,包括消灭蚊子滋生地、使用蚊帐和驱蚊剂等。此外,在登革热高发季节,避开蚊虫出没的区域也是重要的预防手段。 结论 了解登革热的临床表现对于公众健康至关重要,通过更好地识别和应对该疾病,可以减少其传播和严重后果。接种疫苗也是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在疫区居民中。保持警惕,及早识别症状,将有助于降低登革热的风险。

点击查看更多>
看科普 查疾病 问医生 找专家 网站地图
找药网
您身边的找药助手
Copyright @ 2024 找药网 粤ICP备2023040210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粤)-非经营性-2021-0532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