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不同部位肥胖对大脑健康的影响:内脏脂肪危害最大

肥胖现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不仅对身体产生深远影响,也显著影响认知功能和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发生。传统的肥胖评估主要以BMI为标准,但BMI无法反映身体不同部位脂肪堆积的差异,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不同部位的脂肪对大脑结构和认知功能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2025年9月,中国香港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在《自然·精神卫生》期刊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通过分析英国生物库中超过18000名成年参与者的数据,揭示了身体不同部位脂肪分布与大脑健康之间的复杂关系,为基于脂肪分布的认知健康评估和干预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同部位脂肪对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研究利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测量手臂、腿部、躯干和内脏区域的脂肪分布,通过多模态脑成像评估大脑形态、功能连接,以及白质微结构完整性。结果显示:
大脑形态
内脏脂肪:与内侧前额叶皮质、楔前叶皮质等区域的体积减少显著相关,表现为严重的皮质萎缩。
手臂、腿部和躯干脂肪:与内侧颞叶、后扣带回等区域相关,这些区域通常涉及默认模式网络。
全脑功能连接
内脏脂肪:显著削弱感觉运动网络和边缘网络的功能连接,进而影响包括思考、情绪调节与奖励系统。
腿部脂肪:与边缘网络的连接减少显著相关,此网络主要参与情绪和记忆调节。
白质微结构
内脏脂肪:白质轴突密度显著下降,各向同性体积分数(ISOVF)增加,代表白质完整性受损,是最显著的相关因素。
其他部位脂肪:手臂、腿部和躯干脂肪与白质完整性关联较弱。
脑年龄差:脂肪分布与大脑健康的核心指标
研究团队利用脑年龄预测模型计算参与者的“脑年龄差”(即预测脑年龄减去实际年龄),通过该指标衡量脂肪分布对大脑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
感觉运动网络、边缘网络及默认模式网络:脑年龄差显著介导了不同部位脂肪与多项认知功能(如推理能力、处理速度、记忆力)的关联。
皮层下–小脑–脑干网络:脑年龄差未显著介导脂肪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联。
特别是内脏脂肪与认知功能下降呈现最强的中介路径效应,显示内脏肥胖对大脑健康的危害最大。
研究发现的意义
综上,这项研究系统揭示了身体不同部位脂肪对大脑结构、功能及认知的复杂影响:
内脏脂肪影响最大
导致皮质萎缩,功能连接减弱,白质完整性严重受损,对认知功能造成显著负面影响。
腿部脂肪对边缘网络的影响也需重视
此前认为下半身脂肪具有代谢保护作用,但新研究显示腿部脂肪在某些机制上可能对大脑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未来展望:个性化脂肪分布管理的重要性
研究强调,相较于单纯控制体重,管理身体不同部位的脂肪堆积可能对认知健康和神经退行性疾病预防更具价值。未来的干预措施需考虑脂肪分布的差异,制定精准健康管理方案,例如:
关注内脏脂肪:通过饮食调控、定期锻炼和生活方式优化减少内脏脂肪堆积。
全面评估腿部脂肪的影响:建立基于代谢与认知功能双重指标的监测体系。
基于脑健康的干预策略:比如针对脑年龄差的个性化评估与改善。
总结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不同身体部位脂肪分布与大脑健康的系统性关联,为肥胖对认知健康的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通过测量特定部位脂肪对大脑结构、功能及认知的影响,强调了精准脂肪管理的重要性,或将改变未来肥胖相关疾病的干预策略,为保护中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提供新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