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H-1:瞄准HDAC1的新型抑制剂,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带来治疗新希望

前列腺癌是威胁男性健康的重要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当疾病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后,传统治疗手段如雄激素剥夺疗法(ADT)效果显著下降,约有20%~30%的患者会在2年内发展为CRPC。这一阶段的患者往往对化疗耐药,临床迫切需要全新的靶向药物。近年来,研究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在约七成CRPC患者中高表达,成为科研界关注的重点靶点。
ZJH-1精准锁定HDAC1,展现高度选择性
近日,发表于《Chemico-Biological Interactions》的一项研究报道了新型HDAC1选择性抑制剂ZJH-1,题为 “The novel selective HDAC1 inhibitor ZJH-1 exhibits potent antitumor activity in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potentially involving HSP90AA1”。
研究显示,ZJH-1对HDAC1具有极高的特异性,能显著降低PC3前列腺癌细胞中HDAC1活性约68%,而对HDAC2、HDAC3、HDAC8等其他HDAC家族成员影响极小。
分子对接分析表明,ZJH-1与HDAC1的结合自由能为-9.5 kcal/mol,通过氢键与疏水相互作用稳固结合于HDAC1活性口袋。同时,ZJH-1不会影响HDAC1蛋白的表达量,只调控其酶活性,从而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潜在损伤。更重要的是,它能提升组蛋白H3的K9和K27乙酰化水平,为抑制肿瘤增殖奠定分子基础。
强劲抗癌活性:体外实验数据亮眼
ZJH-1在多项实验中展现出卓越的抗肿瘤潜力。
在PC3细胞中,其半数抑制浓度(IC₅₀)仅为65 nM;
在患者来源的前列腺癌类器官模型(PDXO)中,IC₅₀为345 nM,高剂量时甚至导致类器官结构崩解,显示强烈的细胞毒性作用。
此外,集落形成实验结果表明,80 nM的ZJH-1可抑制超过90%的肿瘤集落形成能力;细胞周期分析则显示,它通过降低Cyclin D1表达,使癌细胞停滞于G1期。
在诱导凋亡方面,ZJH-1表现出显著效应:
20 nM剂量下,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增加1.3倍;
80 nM剂量时提升至6.6倍。
同时,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caspase 3表达上升,抗凋亡蛋白Bcl-2下调,表明ZJH-1能有效激活癌细胞的自我凋亡机制。
多维度抑制肿瘤转移,逆转EMT过程
前列腺癌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因素。研究显示,ZJH-1不仅能抑制癌细胞生长,还能阻止其迁移与侵袭。
在高侵袭性PC3M细胞中,伤口愈合实验发现ZJH-1能显著延缓细胞移动速度;Transwell实验中,40 nM剂量可使侵袭细胞数量减少约一半,80 nM时下降至对照组的1/8。
机制研究表明,ZJH-1通过下调MMP-2、MMP-9等基质降解酶的活性,并上调上皮标志物E-钙粘蛋白、降低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从而逆转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显著削弱癌细胞的转移潜能。
揭示潜在靶点:HSP90AA1信号轴的调控作用
研究团队进一步利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模拟技术发现,ZJH-1还可能通过作用于HSP90AA1蛋白发挥抗肿瘤效应。HSP90AA1在CRPC中常高表达,与肿瘤生长和耐药密切相关。
实验结果显示,ZJH-1与HSP90AA1结合自由能为-8.3 kcal/mol,可有效抑制其活性;同时,通过上调其上游抑制因子DAB2IP,形成“DAB2IP升高 → HSP90AA1下降”的调控通路,从而进一步抑制肿瘤发展。
动物实验验证:显著抑瘤且安全性良好
在PC3异种移植小鼠模型中,ZJH-1以20 mg/kg剂量腹腔注射,结果显示:
肿瘤体积减少约75%;
肿瘤重量显著下降;
小鼠体重稳定增长,无明显毒副反应。
病理切片显示,用药组肿瘤组织坏死明显,炎症浸润减少;免疫组化分析亦证实DAB2IP上调、HSP90AA1下调,与体外结果一致。
总结:ZJH-1或将成为CRPC治疗新突破
从分子机制到动物验证,ZJH-1展示了其作为高选择性HDAC1抑制剂的强大潜力。它不仅能精准靶向HDAC1调节组蛋白乙酰化水平,还能通过HSP90AA1通路多层次抑制肿瘤生长、促进凋亡、阻断转移。
凭借突出的疗效与良好的安全性,ZJH-1有望成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新一代候选药物,为临床带来新的治疗思路,也为HDAC1靶向药物的研发开辟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