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Biotechnology重磅突破:科学家开发“表观遗传编程”CAR-T,让免疫细胞不再疲惫作战
全球每年有近千万名患者死于癌症。在抗癌领域,CAR-T细胞疗法堪称免疫治疗的“王者”,尤其在白血病和淋巴瘤中屡创生存奇迹。然而,面对占癌症90%以上的实体瘤,CAR-T却屡遭瓶颈。
T细胞往往在肿瘤微环境中被“耗尽”,失去杀伤力;而多重基因编辑带来的毒性风险,也让这些细胞“出师未捷身先死”。如何让免疫细胞既强大又长久地存活,一直是研究界的关键难题。
Nature Biotechnology新研究:用“表观遗传程序”重塑T细胞
近日,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一项研究带来了全新思路。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及格拉斯通基因组免疫学研究所的科学家,成功开发出一种创新性的表观遗传编程技术,能像编写计算机程序一样精准控制T细胞的基因状态。
该团队通过一种名为 CRISPRoff / CRISPRon 的全RNA平台,突破了传统基因编辑的“暴力手段”。不同于常规CRISPR需要剪断DNA双链,这一新方法通过在基因启动子区域“添加或去除甲基化标签”,实现可逆、精准且安全的基因调控,就像给基因装上“调光开关”,既能开,也能关。
CRISPRoff / on:让T细胞拥有“持久记忆”
研究团队发现,只需在T细胞中短暂引入CRISPRoff系统(持续2–3天),便能触发长期稳定的基因沉默,这一效果可持续数十次细胞分裂,甚至多次免疫激活后仍不消失。
更令人惊喜的是,该团队首次实现了对5个基因的同时调控,且细胞存活率远高于传统基因编辑方法。

研究人员进一步将遗传与表观遗传两种工程技术结合:
使用 CRISPR-Cas12a 精准插入CAR受体,让T细胞获得识别肿瘤的“导航系统”;
同时利用 CRISPRoff 沉默 RASA2基因——一个限制T细胞活性的“分子刹车”。
结果显示,这种“双强化T细胞”在多轮肿瘤攻击下仍保持高强度活性,而普通CAR-T细胞早已陷入耗竭。
在小鼠白血病模型中,这一策略显著提升了抑瘤能力与生存时间。
安全、可扩展的新平台:向临床快速推进
研究者指出,这项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无需改变现有CAR-T生产流程。
只需将实验级RNA编辑器替换为临床级版本,即可无缝嵌入CAR-T工艺链,快速进入人体试验阶段。
论文第一作者 Laine Goudy 表示:
“我们不仅为T细胞添加了靶向系统,还系统性地重编程了其功能模式。
这组数据已足以支持部分应用直接进入临床。”
除了癌症,该平台还具备广泛的应用潜力——包括自身免疫疾病、器官移植、甚至抗病毒治疗。研究团队设想,未来可针对不同疾病“编写细胞程序脚本”,打造个性化活细胞药物。
从改写基因到编程细胞:细胞疗法进入智能时代
如果说传统基因编辑是在“修改生命说明书”,那么这项表观遗传编程技术,便是为细胞写入一段段可持续执行的“代码”。
它不仅让CAR-T细胞更聪明、更坚韧,也预示着一个“可编程免疫”时代的来临。
对于仍在等待实体瘤突破的患者而言,这项研究让希望再次点亮:未来的免疫细胞不再盲目冲锋,而将带着记忆、带着策略,化身为真正意义上的“长效抗癌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