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针”再突破:司美格鲁肽护心机制超越减重本身
近年来,风靡全球的“减肥针”——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商品名 Wegovy/Ozempic),其作用早已超出“体重管理”的范畴。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John Deanfield 教授团队在《柳叶刀》(The Lancet)发表的最新研究显示,这款药物不仅能帮助减肥,更能有效降低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等重大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且这种保护作用与减重幅度无关。即使是 BMI 仅 27 的“略超重”人群,也能获得与重度肥胖者相似的心血管保护。

研究揭示:司美格鲁肽“护心效应”并非源于减重
这项分析基于著名的 SELECT 试验 数据,纳入了 17,604 名45岁以上的超重或肥胖受试者(BMI≥27),他们均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如心梗或中风史),但没有糖尿病。研究人员将参与者随机分为每周注射 2.4 mg 司美格鲁肽组与安慰剂组,平均随访时间接近 40 个月,重点评估 MACE 的发生率及其与体重、腰围变化的关联。
此前,SELECT 试验已确认司美格鲁肽可使该类人群的 MACE 风险下降 20%。本次进一步分析发现,无论减重多少,药物依然能显著降低心血管风险。
基线体重不影响药效,打破“越胖越有效”的刻板印象
研究显示,司美格鲁肽的疗效与基线 BMI 或腰围无显著关联。
无论是 BMI 27 的轻度超重者,还是 BMI 40 以上的重度肥胖者,都能从中受益。具体而言,在司美格鲁肽组中:
体重每下降 5kg,MACE 风险降低约 4%(HR 0.96,95% CI 0.94–0.99);
腰围每减少 5cm,风险同样下降 4%(HR 0.96,95% CI 0.93–0.99)。
这表明,药物的心血管保护效果并不取决于体重基础水平,即便轻度超重人群也能获益。
减重幅度与心脏保护“脱钩”
研究进一步指出,服药后减重多少与心脏保护强度无直接关系。
在司美格鲁肽组中,即使患者在前 20 周未达到 5% 的减重目标,后续 MACE 风险仍显著降低。
相反,在安慰剂组中出现了所谓的“减重悖论”:那些体重自然下降超过 5% 的受试者,MACE 发生率反而更高。研究者推测,这可能源于潜在疾病导致的非自愿减重,如隐性癌症或慢性心衰,而非健康减重。
腰围变化解释三分之一效果,其余来自抗炎与血管保护
值得注意的是,腰围缩小仍对心血管健康起部分积极作用。
在司美格鲁肽组中,腰围在前 20 周减少越多,后期 MACE 风险越低(HR 0.91,95% CI 0.84–0.98)。
但统计中仅约33%的心血管益处可由腰围缩小解释,其余约三分之二的保护效果则与抗炎、血管修复及代谢调节机制有关。
研究团队推测,司美格鲁肽可能通过以下路径发挥“非减重护心”作用: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血管弹性;
抑制慢性全身炎症(高 hsCRP 人群同样获益);
降低血压与 LDL 胆固醇水平;
通过中枢 GLP-1 受体调节代谢及炎症反应。
临床启示:适用人群范围有望扩大
John Deanfield 教授指出:“司美格鲁肽的使用不应仅限于严重肥胖人群。只要患者存在心血管疾病并伴随超重,即便 BMI 刚超过 27,也可显著受益。”
目前,英国 NHS 已批准 Wegovy 用于专业体重管理诊所,而 Mounjaro(替尔泊肽)则主要用于 BMI≥40 且合并糖尿病等患者。新研究结果意味着,未来用药标准或可放宽至更广泛的超重人群,关注重点将从“减重”转向“护心”。
安全性与展望
试验数据显示,司美格鲁肽组的严重不良事件与减重幅度无明显相关;反而在安慰剂组中,大幅减重者全因死亡率显著升高,提示非药物诱导的减重可能预示潜在健康风险。
虽然该研究以白人男性为主,未来仍需针对不同人群开展进一步验证,但结果已充分证明:
司美格鲁肽不只是“减肥针”,更是一种具有心血管保护潜力的多效代谢药物。
它的出现,或将彻底改变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格局。